伴随着5G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等行业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云计算、大数据和安防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加之汽车芯片需求暴增、中美脱钩等因素的叠加效应,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进入全新的高速发展期。
同样,受益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晶圆代工厂崛起,以及台积电等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图|songlin@photo
一 基本情况
半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与导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行业包括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四大产业。
集成电路 Integrated Circuit,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芯片是集成电路的一种封装形式,是半导体元件的统称。
分立器件Discrete Semiconductor,是指半导体分立器件,泛指半导体晶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三极管及半导体特殊器件。半导体元器件以封装形式又分为“分立”和“集成”如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
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是指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光电子器件 Optoelectronics,是指利用电-光子转换效应制成的各种功能器件。
半导体四大产业具体如下图:
图|知乎@皮皮乐
01 产业链
半导体产业链具体包括上游半导体原材料与设备供应、中游半导体产品制造和下游应用。
半导体材料处于上游供应环节,材料品类繁多,按制造流程可细分为前端制造材料和后端封装材料。
半导体设备,即在芯片制造和封测流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广义上也包括生产半导体原材料所需的机器设备。
半导体行业的中游为设计和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设备供应商和制造企业。
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网络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
半导体产业链如下图:
图|前瞻产业研究院
02 产业规模
从 2020年至 20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分别为4404亿美元、5559亿美元和 5,735 亿美元。
预计2023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560亿美元,2024年将会达到6020亿美元。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 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10458.3亿元,2022年,市场销售额达到952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4425亿元。
03 国内企业
半导体上游原材料中硅片代表企业有中环股份、SK海力士、环球晶圆等,光刻胶企业有晶瑞股份、陶氏化学、科华微电子、旭成化等,封装材料有陶氏杜邦、宏昌电子等。
工艺制造设备企业有应用材料、日立高新、上海微电子等,检测设备企业有长川科技、泰瑞达、上海中艺、东电电子、东京精密等。
中游半导体制造中半导体设计代表企业有中兴微电子、紫光国微、华为海思等;半导体制造代表企业有台积电、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联华电子等。
04发展趋势
半导体供应链国产化势在必行,同时在研发、制造、封测领域将运用数字化工具,所需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图|songlin@photo
二 具体画像
01人才需求
半导体人才需求方面,主要体现在芯片设计类岗位的人才,如数字前端工程师、模拟芯片设计工程师、IC验证工程师、模拟版图设计工程师、数字后端工程师、芯片CAD工程师等。
02 热招岗位
我国半导体行业人才热招岗位主要集中在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装备领域。
芯片设计方面热招岗位包括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验证工程师、FPGA专家、固件开发工程师、数字后端、版图设计工程师、可测性设计工程师、数字前端设计、数字中端、固形驱动工程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STA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CAD工程师等。
半导体装备方面热招岗位包括事业部负责人、销售总监、销售经理、售后经理、应用主管、机械主管、算法主管、高级软件工程师和设备服务工程师等。
03人才缺口
当前,中国半导体人才缺口至少 10 万人。
预估2023年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76.65万人,缺口超过20万人。
即使每年大学相关专业领域毕业生有3万人进入半导体产业就业,人才缺口仍然超过10万人的庞大规模。
04 人才来源
主要来自同行业半导体企业、传统互联网企业跨界,也有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本科、硕博毕业生。
图|songlin@photo
三 薪酬报告
01 薪酬涨幅
2022年1-11月比去年同期薪酬增长9.6%,2022年11月比2021年11月薪酬增长 6.3%。
不同城市涨薪率如下图,其中涨幅最高的三个城市为:成都,武汉,杭州。
图|来源网络
02 热门职位薪酬与涨幅
图|科锐国际
03 热招岗位薪酬
备注:年薪指现金部分,单位K为千元。
图|康耐仕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