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产业一般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核能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已经极具竞争力,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
2024年新年伊始,国家将新能源列入新质生产力战略产业之一。
2025年,新能源产业将迈入更大的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01 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艰巨挑战,预计2025年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是新能源产业内涵丰富和产业战略重要性凸显,光伏、风电能源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光热、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由于技术与成本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近几年增长仍较缓慢,依然面临众多挑战。
二是国有企业优势突出,但有些龙头企业利润有所下降,综合化发展成为共同选择。
三是国家政策强调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扩大能源相关投资领域,如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智能电网等。
四是新能源市场热度不减,风光储一体化模式备受瞩目,燃料电池及氢能技术等成为投资热点,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发生了300起投融资事件,投资金额约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持续走高,投资金额将超过1500亿元。
五是产能过剩与系统安全风险加剧,考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如面临供需错配风险、电价下降带来的盈利风险、新型储能安全风险、政策与管理风险等。
六是加速新能电力系统建设,创新新能源发展机制,如利用因地制宜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展虚拟电厂、煤电一体化等。
02 市场洞察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整体从业人员已经超过560万人,同比去年增长了近50%。
显然,我国新能源产业人才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特点和趋势:
一是人才供需情况。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产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升级,招聘企业对人才需求将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人才、高端研发人才、技能专精的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信息化数字人才和出海人才等,目前处于供需不平衡,人才缺口较大。
二是人才画像方面。
招聘企业更青睐于具有硕博学位高学历、年龄在26-35岁青年人才,同时拥有良好的沟通、分析和策划等通识能力和技能,具备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电池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等复合型人才。
三是热招岗位方面。
招聘企业更倾向于寻找技术类、生产管理类岗位的人才,包括工艺/制程工程师(PE)、采购经理、电池工程师、生产总监、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工程师、采购总监、能源项目管理总监、建筑工程管理总监、项目经理、机械设备工程师、生产计划/物料管理工程师(PMC)、生产设备管理总监、车间主任、电气工程师、土木/土建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大客户销售总监、机械结构工程师、机械维修/保养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投资总监、供应商质量管理总监、光伏技术工程师、海外销售总监、产品经理、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质量检测/测试工程师、技术研发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电池研发专家、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储能系统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智能网联工程师等。
四是薪酬涨幅方面。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产业人才整体平均年薪在26-29万元,整体涨薪幅度约10%,跳槽薪资涨幅高达45%。
五是人才流动性方面。
新能源产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同行业、公共设施、高等教育、石油、建筑、汽车、信息技术与服务等行业企业,人才平均流动率为15%。
03 薪酬趋势
鉴于新能源产业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新能源产业人才薪酬整体高于其它行业,属于较高收入的产业,目前核心岗位/职位薪酬处于上升态势,特别是技术研发类岗位/职位年薪突破百万大关,跳槽涨薪幅度甚至高达50%以上。
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具体岗位/职位薪酬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备注:以上核心职位/岗位的年薪以一线城市为参考,K=千元人民币,M=百万元人民币。
素材|智研、领英、猎聘、科锐国际等
编辑|聚小仕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