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战略产业之一,广泛用于新能源、生物和医药、储能、建筑、轻纺、环保、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与芯片、新一代信息与网络技术、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为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我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产业政策。
未来全球新材料等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力度对新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
01 产业发展
预计2025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6万元美元,我国新材产业产值也将突破11.2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新材料产业2025年展望如下:
一是随着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长期确定性,新材料产业规模将稳定增长;关键战略材料比重将增加,前沿材料的产业增速较快;华东地区将占据主要份额,西南和东北地区潜力较大。
二是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利好新材料产业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全球形势仍复杂严峻,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是国内材料企业迎来新机遇,国产替代加速;AI+新材料的运用,将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研发效率。
02 人才市场
过去的一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人才市场整体呈现需求旺盛,但供需不平衡,总量不均衡,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人才缺口方面。
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预测,预计2025年,新材料产业人才需求将达到1000万人,而人才缺口预计将扩大到400万人。
人才缺口主要表现在技能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端领军人才方面,导致该人才供给相对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产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等。
二是人才来源方面。
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来源主要包括高校、高科技与互联网大厂、科研机构以及行业内的人才流动。
三是人才流动性方面。
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流动性较高,尤其是在高技能人才方面。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新材料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远高于2,通常一个职位五六个月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薪酬涨幅方面。
过去的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平均薪酬为14-20万元区间,在整个全行业平均薪酬水平相对较高,但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人才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
过去的一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人才整体的跳槽薪酬涨幅约为10%,呈现一个稳中略有提升的态势。
五是人才画像方面。
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招聘企业仍是以高学历(硕博学位)、青年(年龄在25-35岁区间,工作经验在5-10年)科研人才为主。
同时需要具备科学、技术、工程等方面的积累性与跨学科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具有医药、化工、生物、材料类专业背景,在化工新材料、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石墨材料等细分领域有所建树。
六是热招岗位方面。
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企业热招岗位仍是以技术研发类、生产管理类和市场销售类岗位/职位为主,具体包括:
一是技术研发类岗位,主要包括锂电材料研发工程师、生物材料研发工程师、聚烯烃材料及催化剂研发工程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师、PC改性塑料工程师、光刻胶研发工程师、高级研发工程师、技术总监等。
二是生产管理类岗位,主要包括工艺工程师、配色工程师、化工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生产总监、环保工程师、行政总监、计划总监、物控总监等。
三是市场销售类岗位,主要包括销售工程师、市场销售总监、海外业务销售总监等。
03 薪酬趋势
过去的一年,我国新材料人才市场的关键核心岗位/职位的跳槽薪酬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预计2025年,随着我们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人才市场比较活跃,新材料人才跳槽薪酬涨幅预计在10-20%之间,具体岗位/职位的跳槽薪酬的发展趋势如下图:
备注:以上核心职位/岗位的年薪以一线城市为参考,K=千元人民币,M=百万元人民币。
素材|赛迪、天风证券、kimi、豆包等
编辑|聚小仕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