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国泛娱乐产业市场规模接近496亿元人民币,呈现出线下休闲娱乐、短剧、泛娱乐社交云应用等快速增长的趋势。
借着人工智能时代的东风,泛娱乐产业也迎来了“内容、科技、融合”三大创新的发展局面。
图|豆瓣
01 行业趋势
2024年第3季度的数据,我国泛娱乐产业营收同比增速为7.4%,高于我国第三季度GDP的增速。
2024年我国泛娱乐产业在市场规模、线上线下融合、科技创新、用户行为和新兴市场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具体表现如下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中国线下休闲娱乐产业市场规模相比2022年增长了约15%。
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市场经济稳定恢复,消费市场空间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长,为线下休闲娱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线上文娱内容与线下演出热度高涨。
202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领域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1.2%,这表明用户对线上文娱内容和线下演出的热情持续高涨。
三是泛娱乐出海进程深化。
泛娱乐出海行业现处于风口期,出海规模扩大,细分赛道融合,营销渠道扩充。
驱动因素包括移动终端普及、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以及社交和娱乐需求的增加。
四是内容创新与科技创新。
短剧市场规模增长迅速,AI虚拟人市场规模预计大幅增长。
AI社交市场规模也在增长,但面临技术和运营成本的挑战。
此外,社交+直播、社交+语音、社交+游戏、社交+Dating等领域各有头部玩家和发展潜力。
五是用户行为与消费习惯变化。
用户对线上文娱内容和线下演出的热情高涨,表现出“高付费意愿”、“高活跃社交”、“高审美需求”和“高社交体验”四大趋势。
青少年依旧是电玩城、娃娃屋及主机游戏等业态的消费主体,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群体占比超过一半。
六是新兴市场与区域差异。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日韩等对不同题材的偏好不同,欧美市场偏好成熟的大制作影片,而东南亚市场更偏好本地化内容。
此外,泛娱乐出海应用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各异,社交+Dating应用用户粘性高,短剧应用碎片化使用特征明显,社交+游戏应用用户参与深度强。
图|豆瓣
02 泛娱乐行业猎头人才市场
从目前公开获取的人才市场相关数据来看,我国泛娱乐产业人才供需处于一个稳中有升的阶段,企业对人才需求比较旺盛,人才供给也相对充足,具体呈现如下状况:
一是招聘需求。
根据猎聘发布的最新2024年第三季度招聘调研报告,我国泛娱乐招聘企业新发布的招聘岗位数占比约21%,遥遥领先于其它行业,表明泛娱乐产业相关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极大,是当前就业市场的热门领域。
大部分招聘企业处于相对保守的扩张态势,对人才需求增速在10%左右,但对于出海的人才需求增速接近20%。
二是人才流动与来源。
我国泛娱乐行业的人才流动性相对较大,但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人才主要来源于头部内容分布平台、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等。
三是薪酬涨幅。
与前几年该行业跳槽的火热状态不同,今年招聘企业普遍持谨慎态度,整体薪酬涨幅不大基本保持平稳,只有部分热招紧缺性高的岗位/职位有20-30%的涨幅。
四是人才缺口与热招岗位。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泛娱乐企业相关的AI岗位/职位热度居高不下,目前人才缺口/热招主要为技术研发类、用户/内容产品类、用户/内容运营类岗位/职位,包括AIGC算法工程师、NLP算法工程师、搜索推荐算法工程师、大模型产品总监、系统架构师、用户产品经理/总监、用户增长总监、内容运营总监等。
五是人才画像。
鉴于我国泛娱乐企业主要发力“出海”业务,因此大多数招聘企业看重候选人的海外留学高学历背景,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国际化工作经验和拥有较为丰富的国际人脉资源等。
图|豆瓣
03 薪酬洞察
2024年1-3季度,我国泛娱乐产业人才薪酬整体处于一个稳中有升态势,跳槽薪酬涨幅不大但基本保持平稳,只有部分热招紧缺性高的岗位/职位有20-30%的涨幅,结合我们实务数据,该行业相关核心关键岗位/职位薪酬具体如下:
备注:以上核心职位/岗位的年薪以一线城市为参考,K=千元人民币,M=百万元人民币。
素材|AI、猎聘、科锐国际等
编辑|聚小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