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宇树科技的人行机器人惊艳亮相2025年春晚,机器人行业俨然成为2025年人工智能科技的新宠,必将给机器人行业带来一股高速发展的热潮。
总体来看,2025年机器人行业将在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和市场潜力释放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人形机器人量产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一 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预计2025年将高达2000亿元。
预计202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投入人形机器人研发,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量产。
中国也在政策推动下,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国产化,长三角、珠三角已涌现出大量相关企业。
二是智能化升级。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能够自主适应复杂环境,优化操作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例如,人形机器人将整合语言交互、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三大系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适应性。
三是协作机器人普及。
协作机器人(Cobots)将成为未来工业自动化的重要趋势。
这些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工人安全共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人机高效协作。
四是5G助力远程操控。
5G通信技术的普及将为机器人远程操控带来革命性变化。
借助5G低延迟、高带宽的特点,机器人能够实时响应操作指令,应用于危险环境下的救援、矿区作业等场景。
五是绿色机器人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机器人将成为行业新宠,这些机器人采用节能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驱动,减少碳排放。
六是应用场景拓展。
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服务、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工业机器人将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应用;服务机器人则将在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 机器人行业猎头人才市场
预计202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将依然存在,企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同时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截至目前,我国机器人行业人才市场整体表现如下:
一是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维护等方面的人才。
特别是机器人研发、算法设计等高端人才,以及掌握传统机械、电子、自动化等领域技能的人才较为短缺。
二是人才缺口大。
截至目前,我国机器人行业从业者超85万人。
预计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万人,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0万人左右。
其中复合型人才缺口率超40%,算法类岗位供需比达1:8。
三是人才供给不足。
机器人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目前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人才流动呈现新兴城市化和国际化。
一方面表现为向新兴城市流动。
虽然机器人人才集中度仍以北上广深为主,但杭州、佛山、苏州、西安、成都、武汉和南京等新兴城市有后来居上之势。
另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化流动趋势。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增加,人才流动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五是人才主要来源高科技企业。
机器人企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科技、初创公司、独角兽企业。
五是整体薪酬涨幅较高。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机器人行业平均年薪接近36万元,并且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行业平均年薪将超过40万元。
其中核心岗位涨幅显著,核心关键岗位如硬件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后端开发工程师等,薪酬涨幅更为显著,部分岗位跳槽涨薪幅度可达30%-50%。
三 薪酬趋势
2025年将成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的最好阶段,预计人才招聘市场将会非常活跃,核心关键人才的跳槽薪酬涨幅将会明显提高,特别是技术研发类人才将供不应求,具体预测如下图:
备注:以上核心职位/岗位的年薪以一线城市为参考,本文使用了AI。
编辑|聚仕小编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