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
2025年1-2月社零总额达8.37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显示我国消费市场温和复苏。
图|来源网络
一 行业趋势
随着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持下,整体处于回暖的态势但仍有不确定因素,具体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端消费市场逐渐崛起。
新兴消费领域如医美、家用医疗器械、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迎来快速发展,传统消费领域也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二是数字化与全渠道融合加速。
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为增长引擎,线上线下融合(O2O)模式成为主流,推动全渠道消费闭环形成。
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深化应用,持续重塑消费场景,优化供应链。
三是绿色消费主流化。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成为主流。
有机棉服装、再生纤维制品等绿色产品销量上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消费者更愿意为节水环保产品支付溢价。
四是健康消费升温。
大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如助眠产品、维生素补充剂、带血压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等,健康消费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是文化消费崛起。
国潮IP爆发,非遗文化复兴带动文旅消费,文旅融合场景消费激增。
消费者对文化体验、情绪价值的追求增加,如沉浸式文旅街区、国潮餐饮等,情绪零售兴起,宠物市场规模也因情绪消费持续扩张。
六是银发经济成为新蓝海。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适老化产品如智能家电增设语音交互功能、健康食品低糖配方等受到关注,冰雪旅游、银发旅游等服务消费也快速崛起。
图|来源网络
二 人才市场
随着我国消费市场回归常态,与2024年相比,2025年我国消费品行业人才市场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是人才市场供需情况。
整体人才需求依然旺盛,但不同领域和岗位存在分化。
随着数字化转型、国产替代、出海等趋势的加速,对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需求大增,如数字化营销、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运营等领域的人才,而一些传统岗位可能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
二是人才流动性方面。
求职者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与稳定性,企业通过股权激励、轮岗策略等保留核心人才。
整体人才流动性可能仍相对较低,但在一些高潜力领域和新兴市场,如AI、出海业务等,人才流动可能会相对活跃。
三是热招和紧缺岗位方面。
细分领域方面,食品饮料行业,销售、研发及餐饮渠道人才需求增长。
零售与奢侈品行业,数字化(即时零售、跨境电商)和折扣零售相关岗位成为热点,需“六边形战士”型复合人才。
美妆个护行业,本土品牌出海加速,跨文化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人才紧缺。
此外,消费品行业对品牌战略、数字化营销和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
四是消费品行业猎头人才画像方面。
除了数字化技能,人才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创新思维和应变力。
例如,出海企业需要既懂国内市场又熟悉海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薪酬涨幅方面。
整体调薪率预期将由2024年的4.7%升至2025年的4.9%,其中非一线城市的薪酬涨幅尤为突出。
数字化营销、新零售管理等契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岗位,因人才稀缺、技能专业性强,薪酬水平持续上扬,而传统零售与基层运营岗位薪酬增长放缓。
图|来源网络
三 薪酬报告
2024年,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以及消费市场信心的提升,经济趋于稳定状态一直持续到2025年第一季度。
但由于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34%(50%)的关税,作为消费品出口美国的大国,不知道接下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影响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市场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消费品行业核心岗位/职位的薪酬趋于平稳,跳槽涨薪幅度不大,基本与2024年持平,具体核心岗位/职位薪酬如下图:
备注:以上年薪以一线城市为参考,K=千元人民币,M=百万人民币。
编辑|kimi/聚小仕
联|系|我|们